人民日报推荐的生活方式,你还不知道吗?
7125让你砰然心动的生活方式 经历繁华,才会愈发想要简单; 褪去喧嚣,才会听见内心的声音。 减去无用之物,才更专注于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极简所在。减去过多需求,加上向往生活。 你是否经常也是这样的状态?每天抱着手机不离手,里面爆炸的信息、有趣的短视频蜂拥而来...
查看全文全站搜索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授。作品有“住吉长屋”等 。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安藤忠雄是唯一一位同时包揽普利兹克奖、嘉士伯建筑奖、京都奖、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四大重量级奖项的建筑师。
安藤忠雄著作集
《建筑家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论建筑》
《安藤忠雄连战连败》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安藤忠雄谈建筑》
自学成才的建筑大师
读万卷书
一个自学成才的世界建筑大师,一个没有经过正统训练的世界建筑大师
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世界著名建筑师,1995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安藤忠雄说他所谓的自学建筑是因为没有上过大学,又没有直接可以拜师的对象,所以说“自学”。
在高中毕业后,因为家中生活并不富裕,他自学建筑只好始于自己能力范围内,通过从事做家具、室内设计和设计建筑等工作一步步来学习相关知识。自学建筑一点儿也不轻松,需要极度认真,身边也没有老师和同学可以请教。无论多努力,都无从知道自己的水平究竟在哪里。他觉得最痛苦的莫过于不得不一个人从头摸索该如何学、学什么。曾偷偷潜入大学旁听建筑系的课程,但是一两个小时的零碎课程不足以解惑。后来又自购大学建筑系课程的教科书,利用所有空余时间在1年内读完。书中仍然有一半是不懂的,好在从中隐约掌握了大学建筑教育属于什么样的体系,略微收获一些。
20岁于自学摸索中“遇见”勒·柯布西耶
在一个旧书店里,他发现了一本书,作者名字是屡次出现在现代建筑书籍中的勒·柯布西耶。他不经意地拿起来随便翻阅,瞬间直觉告诉他:“ 就是它了!”
照片、草图、设计图、法文的内容与书的版型相互呼应,有美感地排列着……
纵然欣喜万分,却因钱不够,仍旧无法当场买下。安藤忠雄偷偷把书藏在书摊上不明显的角落,他害怕别人买走。此后每经过旧书摊他就会上前查看书本是否被卖掉,然后再将书本藏到角落里的书堆下。终于将近一个月后他把它买下来了。
光是翻看已经无法满足安藤忠雄,他开始临摹图面与设计图,描绘柯布西耶的建筑线条,几乎记下了所有图面。安藤忠雄并不懂解说作品的法文和英文,但是已经深深的对柯布西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许多柯布西耶的被翻译成日文的书籍一本接一本的读。他发现柯布西耶也是自学出身的建筑家,对柯布西耶的感觉已然超越单纯的崇拜。非常可惜的是当后来安藤忠雄环游世界,在即将到达柯布西耶住所前几个月时,柯布西耶离世了。此生没能见上大师一面,诸多遗憾。
源于柯布西野书籍的启发,安藤忠雄宁愿节衣缩食也要去搜罗外文书籍来翻看,只为了能够感受到新时代的风潮。他在外文书籍中逐渐体会到世界建筑的广阔,并生出想去体验的想法。
行万里路
第一次旅行——环游日本
20岁出头是普通大学生毕业的年纪。1963年,20多岁的安藤忠雄也进行了一趟属于自己的“毕业旅行”——环游日本。主要目的就是遍览日本近代建筑巨擘丹下健三的建筑,安藤忠雄得到了超乎预期的感动。散见各地的古老建筑,当地传统民家的住宅,深深吸引着他。安藤忠雄说:“人们的生活在空间中具体成形,又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难以撼动的风景。由日常生活所需而形成的丰富造型,与新时代建筑截然不同,让我感受到了静谧的感动。”
第二次旅行——世界旅行
1964年后,日本开放国外自由观光。安藤忠雄带着茫然不安,出发旅行。即使中断稳定的收入,耗尽所有的积蓄,哪怕有去无回也要去看看世界。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第一站,欧洲芬兰,极昼期间,没有日落的情况下,充分观赏了阿尔瓦·阿尔托、海基·西伦等北欧近代建筑家的作品。安藤忠雄说:“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彻底排除了所有累赘,同时将美丽的光线与生活上的体贴等充沛的要素,融入简洁的建筑中。我被这可以洗涤心灵的空间深深地打动。”这再次提醒了他“每个地区的生活空间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这个理所当然的事实。
安藤忠雄说:“即使是相同的知识,通过阅读抽象的词汇而获得,与在实际中亲身体验来理解,所获得的深度是完全不同的。”初次的国外之旅,安藤忠雄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地平线与海平面,还有无边际的平原,体验航行于海洋深处的感觉。旅程最后行经印度,在散发着异样的气味和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安藤忠雄看到人类的生死交错,受到的冲击足以使他改变整个人生观。在恒河中沐浴的人们身旁,火化的遗骸就这样顺水流过。这让他领悟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渺小。
建筑作品
日本 大阪
“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的成名作,1979年,“住吉的长屋”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住吉的长屋位于日本大阪住吉区的一条老街上,此处人口密度在二次大战前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基地面宽极窄(约4m),进深较深(约14m),地块狭长,与邻居的墙壁紧挨着,十分逼仄。住吉的长屋建筑面积大约34坪,凝聚了安藤忠雄惯用的清水混凝土、铁玻璃、木材和石条。长屋从外面看是一个没有窗户的盒子,但是里面是带有天井。天井的部分可以看到天空。雨天的时候,临窗吃饭可以看到雨帘,天晴的时候,阳光会射进客厅和厨房,这样主人每天都能和自然实现不间断的交流。
2.光之教堂
日本,大阪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项目之一。这个现代极简的结构,充分体现了他在自然与建筑间构建的哲学框架。光,从十字架中透出,照亮原本阴暗的教堂,神圣感油然而生;而坐在教堂中的人可以透过十字架,窥见四季景色,感悟世间万物的变幻。
“光之教堂”是一个精简到极致的裸露空间,杜绝了任何的装饰性元素,仅在礼拜堂正面的墙壁上留下一个十字形的开口,将象征教堂的“十字”投射到这个幽暗的空间中——光之教堂跃然而出。由此成为无数人内心与自己对话的最神圣的“朝圣地”。
3.水之教堂
日本,北海道
水之教堂,临水而立,正面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水池,十字架就立于水中央。教堂内部是一个规矩的方形混凝土半封闭空间,自然光线透过十字架前的玻璃墙面充盈整个空间,与水木山川连通一气。
“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1985年为日本北海道设计的作品,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唯一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教堂。作为安藤忠雄的经典作品之一,“水之教堂”以面朝河面的设计,让建筑对自然敞开怀抱,在设计上既保留了教堂的神圣与庄重,又巧妙地将光和水引入教堂,充分体现了安藤忠雄对自然元素的提炼与抽离,并将其与建筑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
4.头大佛
日本,札幌
在一个广袤的薰衣草山丘下,有一座大佛。在任何角度看这座大佛,你只能看到他的头,从上空也无法看到大佛的全貌,只有穿过 38 米长的混凝土构筑的廊道,先看到佛像的脚,然后才看到被天光所笼罩的佛像全貌。顶部镂空的天空光环设计,如同佛光照耀着朝圣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起到了双重震撼人心的效果。
5.地中美术馆
日本,直岛
从空中俯瞰,这个美术馆只有几个四方形、三角形的天窗和天井。
安藤忠雄觉得这个美术馆最好大部分建在地下,这样就不会破坏小岛的风景。看不到建筑的外形最好,而最重要的是建筑内部的空间。建筑和自然,内外浑然一体,而进入了建筑以后,建筑和庭院也是融为一体的。安藤忠雄给这个地下美术馆的地面铺上了一层细小的大理石砖,用灰色的水泥刷墙。美术馆没有灯,人们通过屋顶透过来的阳光观赏莫奈的作品,所以日落以后就闭馆。安藤忠雄还给美术馆附带的酒店设计了天井,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天井看到天空和大海。安藤忠雄说:“让人感受到生命感了,说明我的建筑就有了生命。”
6.上海保利剧院
中国,上海
保利大剧院位于上海嘉定新城,是西上海一座崭新的艺术殿堂,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国内标志性的大型清水混凝土项目,总共用了3.6万方清水混凝土,其建设之难度和特色让它荣膺了鲁班奖。同时,安藤也在建筑中加入视觉更柔和的木质结构材料,调和混凝土的冷峻感。
此外安藤忠雄还积极参与以环境恢复和灾后重建为重点的社会贡献项目。
清水混凝土诗人
灌浆、撤除模板后,不再粉刷、或是装饰、贴砖,保留下混凝土原本的质感,直接呈现出建筑材料真实的面貌,这就是安藤的“清水混凝土”。
早在安藤的第一个成名作品——住吉的长屋 (大阪 1976年)就有所展现,位于混乱的老旧市区住吉的长屋,是安藤故乡很多老建筑中平凡的一貌。安藤运用清水混凝土墙围出一座方盒子,将周边嘈杂喧闹全部隔绝在墙外;中间的天井,以作为房间的采光或通风之用,光线从天空洒落在光洁的混凝土墙壁上,留下了时间的影子,成为建筑中的一种生动元素,从此,安藤“清水混凝土诗人”的称号有此展开,此项作品更赢得了1979年度的日本建筑学会赏。
永远怀着年轻的心态
安藤忠雄特别喜欢的一句话: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光,青春是一种心境。
2009 年,安藤忠雄的胆囊、胆管和十二指肠被发现有癌细胞后,被全部摘除。5 年后,因为同样的原因,肾脏和脾脏也被摘除。患病后,他感叹道:“我觉得既然人生只有一次,就要做自己打心底觉得有趣的事情;只要我还想继续,我就会继续迎接新的挑战,虽死犹荣。”尽管身体受到重创,但他始终怀着年轻的心态,至今仍作为建筑界的巨匠大家,活跃在世界建筑的最前线。
安藤忠雄语录:
1.建筑的故事必然伴随着光和影两种侧面,人生亦然。
2.设计本身就是截取无处不在的光,并在特定的场合去表达光的存在。
3.人心是很难居住在这个数字时代的,我想建造的是让人心扎根的地方。
4.拥抱过去,你需要分析;拥抱未来,你需要创意。
5.我认为建筑不必说太多。建筑应该保持沉默,让光线与风为建筑表达。
6.极简的基本就是简单、纯朴,但简单却缺乏深度仅能称呼为廉价,只有简单是不够的。
7.在我所有作品中,光线是最重要的控制因子。
8.我想创造令人们感动的空间,不论是幢房屋、一座美术馆或者任何物件都好。9.就像是坐在草地上任由思绪游走一般,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并努力着的事。
10.我希望建筑能够同时达成『简明』,也希望达到拥有『深度』。建筑应该是一个让人在精神上能够获得充实饱满力量的空间。
11.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抓住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活下去。总是处于逆境中,在思考如何克服的过程中找到活路。
12.当柱子、墙体和单个的建筑要素被置于相互联系之中时,风景逐渐开始显示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建筑性品质。
13.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14.透过将自然和光引入那些与城市环境相隔离的简单几何体中,我创造了复杂的空间。我把非凡注入到最为平凡的熟悉的环境――住屋之中,并一次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平凡。
人物履历
1941年9月13日出生,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住吉の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
1987年 – 担任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1989年 – 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1995年 –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1997年 – 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
2003年 – 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
2005年 – 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2011年 – 担任东南大学的客座教授。
让你砰然心动的生活方式 经历繁华,才会愈发想要简单; 褪去喧嚣,才会听见内心的声音。 减去无用之物,才更专注于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极简所在。减去过多需求,加上向往生活。 你是否经常也是这样的状态?每天抱着手机不离手,里面爆炸的信息、有趣的短视频蜂拥而来...
查看全文老子曾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中国古代美学,宋朝达至最高。要求绝对的单纯,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 宋朝人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宋代美学就是最早的极简。 宋瓷冰裂纹 宋代美学,是宋汝窑所呈现的素色与质感的纯粹。 宋代绘画中留白所传达的意境...
查看全文约翰·波森(1949年-,生于英国约克郡),英国建筑及空间设计大师,风格极为简约。以水泥模造的楼梯与巧妙的灯光设计,是波森最经典的设计。约翰·波森堪称是90年代至今,极简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之一。 初入建筑,结识大师 约翰·波森出生于纺织家族,从学校毕业...
查看全文